【砥礪奮進的五年】記者眼中的“南京巨變”:新思維 新佈局 新產業廢塑膠原料|廢塑膠原料處理

秦淮河東段河道綜合整治初見成效。南京日報 馮芃 攝

大江東去,秦淮瀲灩;虎踞龍盤,毓秀江南。南京,一座豪放與婉約兼具的歷史古都,一座承載華夏千年文明的文化名城,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不忘初心,闊步前行。

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建設“經濟強、百姓富、環境美、社會文明程度高”的新江蘇為工作主線,立足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廢棄物處理|廢棄物濾網處理市和特大城市的戰略定位,南京市按照省委李強書記建設“兩強兩高”城市要求,牢固樹立“省會”意識、積極展現“省會”作為,加快推進“兩聚一高”和“強富美高”新南京建設,努力在服務國傢、服務全省戰略中,開創發展新局面。

江北新區快速崛起,“四個城市”建設大力推進

繼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站上1萬億元臺階之後,今年以來,南京經濟發展繼續保持穩中有進、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,實現經濟總量、均量、質量“三量齊升”。上半年,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88.7億元,可比價增長8%;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85.2億元,同口徑增長16.6%;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05億元,同比增長15.6%;完成出口1143.8億元,增長29.5%,全面實現“雙過半”。

南京市市長繆瑞林用“六個新”,全面概括瞭南京“十三五”發展的良好開局:城市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,發展質量效益得到新提升,城市功能品質展現新面貌,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,生態環境建設邁出新步伐,民計民生得到新改善。

繆瑞林說,當前南京正緊緊圍繞省黨代會“兩聚一高”和市黨代會“一個高水平建成、六個顯著”奮鬥目標,紮實做好各項工作,加快建設首位度高的省會城市、影響力強的特大城市、國際化程度高的歷史文化名城、幸福感強的宜居宜業城市,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。

經濟新常態下,南京發展佈新局,一個澎湃“新引擎”躍然跳出——國傢級江北新區。今年以來江北新區工業經濟快速增長,1—6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298.6億元,同比增長16.9%,高於南京全市7.9個百分點。

2015年6月27日,國務院批復設立南京江北新區,由此,南京開啟跨江發展新時代。兩年來,江北新區鎖定建設“國傢自主創新先導區、長三角現代產業集聚區、新型城鎮化示范區、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臺”的戰略定位,努力圍繞“新”字做文章,體制創新、產業發展、城市開發、民生事業等諸多領域亮點紛呈。

科技人員在做實驗。蘇州日報 倪黎祥 攝

在產業上,江北新區重點發展“4+2”現代產業體系,即智能制造、生命健康、新材料、高端裝備制造4大先進制造業以及現代物流、科技服務2大生產性服務業,全力培育集成電路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汽車等千億級產業集群。

放眼全省全國,找準發展定位。近年來,南京緊抓“一帶一路”、長江經濟帶、蘇南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國傢戰略的實施,大力推進“一帶一路”節點城市、長江經濟帶門戶城市、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、國傢創新型城市“四個城市”建設。前不久,省委、省政府召開建設揚子江城市群工作座談會。南京位於揚子江起點,是唯一橫跨揚子江南北的城市,其“龍頭”地位將進一步凸顯。

精細化管理,改善百姓生活提升城市品位

江寧美麗鄉村谷裡。南京日報 馮芃 攝

“保護更新老城,開發建設新城”,秦淮區政府大院12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,傳遞出一個信號: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到瞭新高度。

如今,漫步在秦淮區政府門前的太平南路,有種“眉清目秀”的感覺:修剪齊整的法國梧桐繁陰翳日;充滿濃鬱民國風情的建築格調統一;空中不見一根管線,唯有數根集交通信號、路燈、電子監控於一體的多功能桿……仿佛被“工匠”精心打扮瞭一番。

這些變化,是南京開展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的最新成果,是南京運用新思維提升市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直接體現。

“以前,這裡道路坑坑窪窪,雨天積水,管線雜亂。現在改造之後,道路寬敞瞭,街面清爽瞭,景觀變美瞭。”南京市建委城市建設處副處長嚴懷貴說。

變化是如何產生的?今年2月18日,南京市部署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十項行動計劃,具體包括道路綜合整治、建築立面綜合整治、沿河環境整治、管線下地改造、綠化景觀提升、老舊小區整治、交通秩序整治、城市亮化提升、城市公廁改造等,每一項行動都明確瞭具體標準。

炎炎烈日下,站在太平南路,嚴懷貴滔滔不絕地介紹起這項“系統工程”:一是道路徹底改造,地下管網按現在標準重置,煤氣、自來水升級改造,強電、弱電埋入地下。道路按現行主幹道標準進行設計。二是推進路燈、交通標志、公安監控等並桿減量、多桿合一。三是立面整治,充分挖掘歷史文化,盡可能保留民國建築風貌。四是人行道結合“海綿城市”要求精心改造……

對於這場城市建設管理的“大會戰”,南京有著雙重考量。其一,目前南京城鎮化率已達到82%,意味著絕大多數常住人口生活在城市,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十個方面的行動計劃,件件關系百姓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。其二,南京歷史文化底蘊深厚,一塊磚、一面墻、一座宅,都可能是“寶”。因此,無論是打造沿明城墻、沿長江、沿秦淮河、沿歷史街巷的生態人文空間,還是推進鼓樓濱江、鐵心橋—西善橋、燕子磯等重點片區更新改造,都必須恪守一個“精”字。

“裂變”“集聚”,產業轉型升級動力“滿格”

記者體驗VR開放平臺。鎮江日報 謝道韞 攝

清晨,成千上萬年輕人,如潮水般湧向軟件大道兩邊近2000傢軟件企業;傍晚,又潮汐般消失在地鐵站。這是中國(南京)軟件谷的特有景象。

目前,軟件谷已集聚各類軟件企業超1900傢,21.4萬軟件人才,正在用聰明才智為這條長街創造發展奇跡、編寫“源代碼”。

在軟件谷,有這樣一傢年輕的企業。今年春節期間,85後“碼農”湯祺開發的“美篇”APP手機軟件,短短幾個月就在蘋果商店社交應用榜單上躥至TOP4,僅次於微信、QQ和微博。這個在華為做瞭8年研發工作的小夥子,隻因不習慣於“朋友圈9張圖、微博140個字”的局限,自己開發瞭一個APP。目前,用戶已突破2000萬。

“美篇”的成功,帶來兩個啟示:大企業有“裂變”效應——中國(南京)軟件谷盤踞著華為、中興、潤和軟件等一批軟件龍頭企業,這些企業人才薈萃,隨便“溢出”一個人才,或許就能成就一個CEO、誕生一傢新企業。大城市有人才集聚效應——南京作為全國科教中心,科研機構和人才資源集聚,總量位居全國前列,擁有在校大學生近80萬人,“千人計劃”人數全國第三。

人才“孕育”創新沃土,創新驅動產業轉型。南京市第十四次黨代會謀定產業轉型升級大方向:

——調高調優、增強核心競爭力,以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攻方向,以建設國際軟件名城、中國“互聯網+”名城、中國智能制造名城、中國現代服務業名城為抓手,推動南京產業發展向中高端水平邁進。

——建設“中國制造2025”試點示范城市,聚焦重點領域,培育一批行業領軍企業,建成一批新興產業集聚區,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壯大,戰略性新興產業年產值突破1萬億元……

——持續提升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水平,力爭2020年軟件業務收入突破8000億元。

蘇州日報記者 姚喜新 執筆

保障房,造房猶如“搭積木”

南京規劃建設千萬平方米保障房。常州日報 陳暐 攝

不見泥水黃沙滿地,未聞攪拌機轟隆作響,沒有腳手架和防塑膠熱融押出護網,記者在棲霞區丁傢莊保障房建設工地看到,這裡不像在造房子,倒似在搭積木。

據瞭解,這是全省目前體量最大、樓層最高的建築工業產業化住宅項目,建造過程中大量使用預制件裝配,高效節能,大大減少環境污染,大幅杜絕因施工及工匠水平差異而導致的質量問題。

在二期27號地塊,記者看到,6幢30層高的樓拔地而起,外立面清爽整潔,看不到工人在砌墻、抹灰,甚至看不到混凝土攪拌車,沿工地走一圈,鼻子裡未嗆到灰,鞋子幹幹凈凈。

南京安居保障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鬱露介紹,工地采用裝配式建築,梁、柱、樓板、陽臺、樓梯等構件在工廠裡預先制造好,運到工地後直接吊裝、灌漿,就像堆積木一樣一層層堆疊上去。室內裝配也一體完成,業主隻需購置些傢電、傢具,拎包即住,整個工程比傳統施工提前2個月交付,用工減少約20%,雖然主體施工每平方米成本增加瞭約120元,但綜合計算,與傳統施工相差無幾。“這些預制件都是節能環保產品,保溫隔熱,裝配過程中幹濕、管線分離,安全性大大提高。”

常州日報記者 芮偉芬

老門東,彰顯南京文化脈動

小朋友在南京老門東景區內玩耍。常州日報 陳暐 攝

青磚灰瓦馬頭墻,古色古香的牌坊,蔥綠的植物爬滿斑駁的墻體,走進南京老門東歷史街區,便是歲月靜好的模樣——原來,除瞭秦淮河、雨花臺、明城墻,古都的頁碼上還留存著煙火氣的篇章。

在城市化快速發展過程中,“城市母體”如何從容解答“發展與保護”這道難題?在老門東,記者“遇見”最美南京,也觸摸到這座城市的文化脈動。

老門東位於南京城南核心區,自越國建城(公元前472年)肇始,及至民國初年,始終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繁盛之地。2010年,南京啟動對街區的保護工作,已實施保護的門東歷史街區,北至剪子巷、南至明城墻、西至“門東長樂渡”、東至雙塘園及江寧路,總占地約15萬平方米。修復過程中,街區內的1處省保、46處傳統老建築、8處文化資源得到有效保護。

有靈魂的街區,應該是“活著”的。“逛街、觀宅、登城、親水”八個字,就是激活老門東的密碼。歷史與現代,在老門東輕輕一握,交相輝映。

無錫日報全媒體記者 單紅

軟件谷,讓創新種子都能“發芽”

中國(南京)軟件谷,可能是南京平均學歷最高的區域。21.4萬軟件人才用聰明才智為這條長街創造著發展奇跡——南京軟件收入占全省四成,而中國(南京)軟件谷占南京軟件收入四成。外人很難想象,2000年南京首度提出大力發展軟件產業時,軟件大道兩側還是一片農田與小廠房。

作為全國屈指可數的“千億級軟件產業基地”,中國(南京)軟件谷盤踞著一批中興、華為、潤和軟件等響當當的龍頭大企業。經過原始積累期,這些企業如今已邁上二次創業的臺階。潤和軟件副總裁鄧玲說,這些年公司在調整戰略,用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利潤率太低的外包訂單,轉而攻克IT金融、智慧能源等中高端業務。公司目前業務收入20多億元,是中國軟件百強企業,未來五年,公司的目標是沖刺世界軟件百強。公司英文名字叫HOPERUN,寓意就是“向著希望奔跑”。

大企業可以撬動一片關聯產業,而靈動的小企業,可以讓人看到產業未來五年、十年的後勁。帶上電腦、水杯,每天到創業大街的黑馬(南京)成長孵化基地“占”一張桌子上班,是韭菜盒子、泛愉互動等初創團隊的工作常態。這個孵化基地有著咖啡館般的敞開式孵化環境,創業者在此進進出出,常年保持50傢左右在孵企業。這是一條不平凡的創業大街,讓每一顆種子都有“發芽”的機會。

南京日報記者 張希
arrow
arrow

    uus680ko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